南極的企鵝群們,在漫長的時間流動中,自成一個循環的生態系統。然而,一隻離群的企鵝,打破了這個單一而重複的線性迴圈,牠的恣意漫遊,朝著未知的命運奔去,為這偶然的宇宙投下了漣漪,生存不再存有意義,死亡看似必然的終點,然而...
無數的可能性存在於不同的平行時空,在多重的域界中漫遊著,我們未能見到真實的死亡。影像穿透過去、經驗現在並凝視未來,不同的時態構成感性的平面,也層疊著末世來臨時的崩解事件。在這之間擺盪與仰望的,是最初離群的那隻企鵝,卻也不再是最初的企鵝。
創作者・行云,她的作品蘊藏詩意與靈性,隨著生命經驗的積累與沉澱、記憶的疊加與落差、在她的敘事與實驗中,穿透色彩與影像自身的寓意,帶領觀者漫遊至他方,伴隨著時間、記憶與偶然的可能性。
/展覽座談/ 不可見的自然
謝佩霓 X 黃以曦 X 行 云
3/14(六) 14:30~16:00
《域界/漫遊》展覽藉由各種嘗試去創造了不同界域之間的對話,也藉由企鵝與飛鳥作為隱喻,探討人與邊界的關係,
這些作品看似取自於自然,卻與日常經驗的觀看截然不同,是更超越生命跨度的精神性。
藉由座談聚集了國際藝評人謝佩霓理事長與作家黃以曦,一同與行云的作品深度對話,
從不同的面向去揭露行云對於創作實踐的思考,從中探索不可見的交集。
/展覽團體導覽/ 創作者行云導覽
行 云
3/15(日) 第一場14:00~14:30 / 第二場16:30~17:00
/展覽講座/ 光刻流形
李怡萱 X 行 云
3/21(六) 14:30~16:00
怡萱曾以行云的影像作品作為珠寶創作的靈感來源,行云亦受到怡萱作品而影響, 兩位藝術創作者,從不同的媒材與角度去處理生命中的靈光,透過光去雕塑眼前的現實與隱藏其後的秘密, 形塑不同的現實切面,流轉於兩人之間的創作脈絡,藉由對談產出彼此交疊的折痕。
/展覽活動/ 企鵝的感官冥想
3/29(日) 14:00~15:30
企鵝的味道和語言有一段神奇的距離,神秘而不可測,企鵝聞起來就是企鵝(penguin),但不曾親身體驗數十萬隻企鵝所聚集混雜的場域,如何去體會那難以言喻的感受?透過創作者邀請參與者,從自宅前往位於迪化街這味道雜陳年貨大街裡的藝廊、從展覽的流動中去進入作品的內在空間、從異質空間中穿梭至行云所在的世界觀裡,在這些不同的漫遊狀態下,藉由語言去聯繫感知,去開拓空間探索並探詢身體感知的可能性。
策展顧問
謝佩霓
策展人/藝評人/藝術史研究者
義大利共和國功勳騎士、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國家獎章得主。
現任國際藝評人協會UNESCO-AICA-Taiwan台灣分會理事長、博物館學會理事、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常務理事、歐洲之友會理事、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執行委員。
歷任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台北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總策畫、臺北白晝之夜總策畫、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總策畫、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等。
曾應美、法、德、澳、英等國政府邀請擔任訪問學人及國際觀察員,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國際博物館學會、國際藝評人協會、太平洋藝術學會及美國博物館學會理事等國際組織邀請擔任年會主講人。
國際策展履歷除初參與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伊斯坦堡雙年展、里昂雙年展、國際動漫美學雙年展外,特展含Josef Albers, Francis Bacon, Michelangelo Bonarotti, Gustav Landuyt, Richard LIN Show Yu, Joan Miro, Amedio Modigliani, Alphonse Mucha, Man Ray, John Thomson, Fluxus等。
跨領域創作者
李怡萱
LUMIN GARDEN 藝術珠寶 首席設計師
經歷:
台灣珠寶設計師協會監事